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首页 新闻 热点推荐 详细信息

中伏驾到!这份《抗暑通关秘籍》请查收!

来源: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7/30 17:38:03     字体:    分享到:

各位“养生派”的“武林侠士”请注意!今日正式开启攻打“中伏魔教”的“地狱模式”—— 接下来 10 天,地表温度将持续“烧烤 加湿”双重暴击!

但是别慌,接下来小编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教你玩转中伏养生,让暑气见你绕道走!

第一式:防暑降温,和“行走的加湿器”say goodbye!

1. 补水讲究“细水长流”

别再学骆驼猛灌冰可乐!建议各位“侠士”每 2 小时喝 200ml 温水,或者搭配些淡盐水或姜枣茶(生姜 3 片 红枣 3 颗煮水),既能补钾又能驱寒。

再偷偷告诉你:喝热茶反而更降温,因为热茶能刺激汗腺排汗,带走体表热量哦!

2. 空调房里的“冰爽陷阱”

26℃虽然不如16℃带来的体感冰爽,但夏天的空调调成26℃可是保命黄金线!空调直吹颈椎 = 给寒邪开后门,分分钟让你体验“脖子冻成冰棍”的酸爽。

另外,建议准备薄外套护住肩颈,空调房里坚决不穿露脐装——肚脐可是脾胃的“命门”,要是被寒邪攻克可免不了一天要跑八趟厕所!

第二式:祛湿大战,击退“黏人小妖精”

1. 食疗界的“祛湿三巨头”

· 薏米赤小豆粥:煮前先炒薏米去寒性,搭配赤小豆、茯苓,湿气秒变“逃兵”。

· 三豆汤:绿豆 黑豆 赤小豆,清热不伤脾胃,堪称三伏天“天然除湿机”。

· 冬瓜海带汤:连皮带籽煮更有效,利尿消肿效果“绝绝子”!

2. 运动排湿:让汗流的“有理有据”

清晨 5-7 点是最佳“排湿窗口”!推荐太极、八段锦等“微汗运动”,既能疏通经络又避免中暑。

注意:运动后千万别冲凉水澡!毛孔张开时遇冷,湿气也会趁机“钻空子”。

第三式:饮食禁忌,这些“坑”千万别踩!

1. 冷饮狂欢=脾胃“埋雷”

夏天怎么能离开冰激凌和冰西瓜呢,但吃太多可是会让胃黏膜“冻僵”,引发腹痛腹泻。要是吃完一份还是馋冰的?那不妨试试常温酸奶或温热酸梅汤,酸甜开胃还不伤身。

2. “头伏饺子二伏面”的智慧

作为常处在湿热环境下的南方人,咱们不妨也来学学北方老传统中也暗藏养生密码!中伏吃热汤面能发汗祛湿,建议选择焖面(营养流失少)或打卤面,避开过油的炒面。

悄悄说:吃面时配点蒜末,还能杀菌防肠炎哦!

第四式:保命贴士,警惕“隐形杀手”

1. 心血管“高温警报”

气温每升 1℃,心脑血管急诊量增加 17.3%!高血压患者务必按时服药,避免正午外出,必要时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2. “空调面瘫”突袭预警

睡觉时千万别让风扇或者空调直吹面部!小编提醒:风寒之邪最爱偷袭熟睡的你,严重时会导致嘴歪眼斜。建议用空调时开启“摇头模式”,保持空气流通。

第五式:终极彩蛋,冬病夏治黄金期

抓住中伏“阳气巅峰”,贴三伏贴、艾灸足三里(膝盖下四指处)可调理老寒腿、慢性咳嗽等顽疾。不过记得先咨询医生,体质偏热者盲目贴敷可能适得其反哦!

✨小编温馨提示:中伏养生讲究“外防热、内驱寒”,记住“三多三少”—— 多喝温水少喝冰,多吃祛湿少油腻,多静少躁莫贪凉。

只要掌握这套“抗暑通关秘籍”,攻下“中伏魔教”就是小意思,成为笑傲这个夏天的最凉爽的仔!

互动话题:你有什么独家抗暑妙招?快来评论区分享!

(本文内容综合光明网等官方网站的权威建议,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文/图:胡仕涵

一审:胡仕涵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