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首页 新闻 崇阳新闻 详细信息

崇阳:林权改革推动林下生金

来源: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11/7 20:20:52     字体:    分享到:

2024年11月4日—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崇阳县在盘活林业资源上做文章,通过林权改革,有效激活林资源,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蹚出一条林下“掘金”的新路子。

11月的崇阳桂花林场冯家岭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木葱茏,林下一株株黄精苗正茁壮成长。桂花林场是湖北省第二大国有林场,林场最风光的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每年林木采伐效益100多万元,是当时崇阳的纳税大户。1998年,国家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让原本靠砍树卖钱的桂花林场“断炊”。林场一度面临困境,职工吃饭都成问题。

“在岗在编的就是财政拨款,还有90几个人靠我们自己管,很困难。”崇阳桂花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王佐感慨道。

“手握15万余亩森林资源,无异于抱着金饭碗讨饭吃。”推动改革,找到发展新路径迫在眉睫。转机始于2022年,崇阳县以黄精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与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合作种植黄精。林场将林下4000亩黄精6年种植经营权作价入股32%,湖北领康药业以种苗供应、技术管理和产品回购等入股68%,探索建立“林下资源 资本运营”的模式开发林下资源。

“2022年开始,我们已经种了3年,到2026年我们可以收。根据我们预算,每亩林下黄精纯利润大概有2400多元。”王佐告诉记者。

4000亩的尝试规模不大,却为林场盘活“林地经营权”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年4月,湖北印发深化国有资源、资产、资金“三资”管理改革相关方案,在林业领域系统性探索推进林地、林木、林生态资源的转化利用和投融资新路径。抢抓机遇,桂花林场继续探索国有林场体制机制改革,首先将林场15万亩林地确权,随后对南山分厂及百花林场4.2万亩国有林业资源的使用权评估确值。今年8月,崇阳县农旅集团以2.53亿的价格,拿下林场4.2万亩国有林业资源的20年经营权,并已与中国银行达成3亿元融资合作,实现“资源—资产—资金”循环转化。

“主要种植黄精、芍药、羊肚菌,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个市场主体,把这4.2万亩国有林业资源盘活经营好,建设一个4A级景区。”崇阳县农旅集团副总经理陈众介绍说。

“林业资源把它变活了,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真正把我们林场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王佐说道。

除了国有林场改革,崇阳县还在集体林权改革方面积极探索。

在崇阳县肖岭乡三角村,湖北润草药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流转农户荒山、荒地、林下空地和合作种植的方式,集中连片种植黄精4000亩。不同于传统流转模式,公司推出的“林地参股”合作机制让农户从“土地出租者”变为“产业股东”。

湖北润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易甫介绍,黄精五年一收获,收获之后,公司、农民、村集体按照“721”的模式分红,其中公司收成占70%,提供林地的农户占20%,村集体负责协调,取得10%的分红。

“我们在这里务工,200多天左右,每天100元工钱。8亩山林,按每亩500元分红估算,8亩就是4000元,一年收入加起来25000元左右。”崇阳县肖岭乡三角村村民柳洪南和记者算起了一笔账。

据悉,崇阳现有林地21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62%,发展林下经济条件优越。近年来,崇阳县通过林权改革,有效盘活县内林业资源,已发展林下种植30万亩,其中林下中药材10.2万亩。未来,崇阳县将着力盘活林下空间资源,推动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等业态,将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生态致富的“金山银山”。

“崇阳县大力推进国有林业资源盘活改革,计划在2026至2028年三年内各发展黄精等林下中药材5万亩。同时充分开发集体林地资源,扩大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林下经济发展面积突破50万亩,产值30亿元。”崇阳县林业局副局长龚尧夫表示。

咸宁台记者:罗世喜 崇阳台记者:甘源 通讯员:黄凰

一审:陈超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