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州务工的打工妹到带动数百农户增收的“药材带头人”,崇阳县高枧乡义源村理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理云,用十余年时间在乡土间闯出了一条中药材种植的致富路。

11月5日,暖阳洒在高枧乡义源村的黄精油茶套种基地里。连片的林地间,黄理云正和村民们挖取成熟的黄精,沾满泥土的根茎被小心拾起,去除杂土后整齐码放,再装入箱子打包——这些新鲜黄精将通过物流发往四川、广州、上海等地。
“一个月的销售量是20多万元,几吨一单的大单子有10多个,小单子的话有100多个。”黄理云的话语里满是底气,如今,她的黄精产品早已不愁销路,从鲜货到干货,从种苗到制品,订单长年不断。

另一头大棚基地内,农户们分工协作:翻土,施肥,将黄精种子均匀摊在翻好的土壤中。黄理云拿着手机穿梭其间,镜头从挖黄精的场景再到育苗的细节,时不时停下来对着镜头讲解技术要点。
“我发短视频主要是带动产品销量,其中外地客户联系我比较多,他们都是通过短视频找到我咨询、下单。”从2018年第一次尝试拍短视频,黄理云就坚持把“原生态”作为核心——山上挖黄精、大棚育苗的日常,都会被拍成短视频发布,客户想看样品就实时发视频,上车发货后再传一段物流视频,不需要见面就能完成交易。

如今,她的合作社已形成清晰的产品体系:黄精鲜货10元每斤,干货制品300元每斤,育苗产品按箱卖,40斤一箱定价400元。随着影响力扩大,订单量逐年上涨,遇到货物需求旺盛时,她还会结合从湖北省通山县、湖南省岳阳市等周边县市调配货物,确保供应不脱节。

时间回到1994年,在浙江省温州市务工的黄理云因为怀孕选择回到家乡。最初,她开了一家便利店,靠着踏实经营积累了第一笔财富,但心里始终想着做一番更大的事业,2013年,一次考察改变了她的方向。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知道黄精的药用价值,2013年高枧乡组织我们到英山县考察之后,我就更加认定黄精这个产业大有可为。”从那以后,黄理云一头扎进中药材种植领域:先试种油茶,再主打多花黄精,还尝试过白芨种植。她边种边学技术,总结出经验后就分享给身边村民,慢慢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2019年,随着订单量稳定增长,黄理云成立了理仁种养专业合作社,由自己“单打独斗”转变为带领村民“抱团发展”。她思路活泛,不仅专注黄精,还通过网络引进猫爪草等短期能出效益的中药材,用这些产品的收益补充资金,形成“长短结合”的经营模式,抗风险能力也更强。如今,她的合作社已带动300多人参与务工,人均年增收约1万元。100多户农户加入黄精种植,按亩均年增收1万元计算,投入四五亩地的农户,一年就能增收5万元左右。
“我计划承包2000亩林地用来做中药材种植,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如今,在崇阳县高枧乡的支持下,黄理云又有了更长远的规划。

从温州务工的打工妹,到扎根乡土的创业带头人,黄理云的故事,正是楚商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她带着对家乡的热爱,用实干和创新激活本土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她力量”。
全媒体记者:赵浩 特约记者:廖燚馨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