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稻浪成金。眼下,崇阳县各地水稻陆续进入成熟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在青山镇铺前村的雨会农场,1200余亩糯谷迎来集中收割期,农场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投入秋收作业。
10月9日一大早,雨会农场负责人汪帝正与几名农机手仔细调试收割机,反复检查传动系统,确保设备在高强度作业中运转顺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调试,两台收割机缓缓驶入金色稻田,开启了当天的糯谷收割工作。
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将稻秆压得弯下了腰,金黄的稻穗饱满紧实,微风拂过,翻涌起层层金色浪涛,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两台收割机在稻浪中来回穿梭,锋利的割台快速切断稻秆,将饱满的糯谷卷入机身;经过脱粒、清选等工序后,颗粒圆润的糯谷顺着输粮管,稳稳倒入等候在旁的运输车内,不一会儿,车斗里就堆起了金黄的“小山”。
“今年我们农场总共种植糯谷面积1000多亩,我们从10月1日开始收割,每台机器能一天收割五六十亩,3台机器一天能收割160亩,预计还要7天左右把糯谷收割完毕。”雨会农场负责人汪帝告诉记者。
据农场负责人汪帝介绍,糯谷和普通杂交水稻不一样,米粒洁白、黏性足,出米率比普通稻谷高,特别适合做粽子、年糕、糍粑等传统美食,在崇阳本地和孝感、应城等市场颇受欢迎。现在烘干后的糯谷收购价在1.65元/斤,比普通杂交水稻每斤贵0.3元左右,按照每亩产量1500斤计算,一亩地能多赚300元,经济效益相比普通水稻更高。
当前,崇阳县的秋收工作正有序推进。从青山镇的糯谷基地到各乡镇的稻田,处处可见收割机轰鸣作业、农户忙着晾晒的身影。金黄的稻谷不仅装满了农户的粮囤,更托起了大家的“丰收梦”。
全媒体记者:赵浩 见习记者:黄卓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