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崇阳县青山镇的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金黄的稻谷压弯稻穗,饱满的玉米挂满枝头。青山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前为秋粮找好“销路婆家”,在保障秋粮颗粒归仓的同时,让农户实现“种有所依、售有所靠”,真正破解了“丰收愁销路”的难题,让秋粮不仅“种得稳”,更能“卖得好”。
10月3日,在青山镇的田野里到处都是丰收的忙碌景象。水稻种植户吴立的1500亩稻田泛着金黄,4台联合收割机在稻浪中穿梭前行,稻谷顺着输送管道落入粮仓。随着粮仓闸门打开,金黄饱满的稻谷倾泻而下,很快堆满运输车辆的整个车厢,金色的稻田、忙碌的农人都浸润在丰收的喜悦里。
据水稻种植户吴立介绍,今年种植了1500亩水稻,得益于采取的订单模式,与粮食收购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水稻品种、质量标准,同时设定最低保护价,有效规避了后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我和湖南金之香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他们给我提供种子,我负责种植,收获后他们给我一个保底回收价。”吴立告诉记者。
农户迎丰收,稻米卖好价。在青山镇另一处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内,刚从田间运来的新鲜稻谷,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蜕变为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精米。
这家于2025年初投产的粮食加工企业,拥有加工水稻、玉米、小麦和油菜籽等多条生产线,日加工100吨粮食作物。据企业负责人吴煌勇介绍,目前企业已与青山镇及周边30多个村的200余户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加工、收购粮食超8000吨。
“一方面是想着自己的粮食好销售,另一方面服务周边的农户,收购粮食、粮食加工,帮助农户增加收入。”湖北省青香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煌勇说道。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企业从投产初期便明确“创品牌、提品质”的发展方向,在夯实加工基础的同时,全力打造自有品牌。
“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一个香稻米品牌,我们自己选的种子,自己种植,采取低温风干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加工工序,生产的稻米质量规格比较高,目前在市场上销量也比较好。”湖北省青香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煌勇介绍说。
“产销绑定”不仅是破解秋粮“丰收愁销路”的关键举措,更是打通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这种“农户+企业”的紧密联结,让秋粮从“种得稳”到“卖得好”形成闭环,既守护了农户的“粮袋子”与“钱袋子”,也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全媒体记者:田明 见习记者:王蓓蓓 通讯员:邹亚峰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