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禾浪庆丰收。眼下,崇阳县中稻已进入集中收割期,田间地头收割机轰鸣作响,农户们忙着抢收、装运,金色稻田与忙碌身影交织成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9月28日,记者走进崇阳县沙坪镇沙坪村,连片的稻田被成熟的稻穗染成金色,饱满的稻粒压弯了稻秆,微风拂过,阵阵稻香扑面而来。田间,种粮大户蔡军民驾驶着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现场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一眨眼的工夫,割稻、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沉甸甸的稻穗瞬间“变身”金灿灿的谷粒。两圈驶过,驾驶员将收割机的出粮口对准运粮车,金色的稻粒哗哗地流淌出来,犹如一道金色的瀑布。
“一台收割机一个小时能割七八亩中稻,一天50亩不在话下,今天计划收割200亩中稻。看到金灿灿的稻谷,我们越干越有劲。”种粮大户蔡军民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农户的信心,源于崇阳县扎实的农业服务保障。为助力粮食增产,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三位一体生产模式,一方面普及优质稻种,另一方面加强农机调度,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落实配方施肥、“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同时提醒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科学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我家种了1000多亩优质稻,都是在当地农技部门指导下种植的,平均每斤价格比普通水稻高0.2元多。而且今年后期天气好,雨水适宜,又是一个丰收年。”种粮大户蔡军民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崇阳县中稻种植面积达18.3万亩,预计产量10.07万吨,平均每亩增产2.8%以上。目前,全县中稻收割工作已全面铺开,依托机械化作业和精细化服务,预计十月初可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近年来,崇阳始终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田间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今,“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格局逐步形成,不仅筑牢了粮食丰收根基,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全媒体记者:胡昊宇 见习记者:石盾 特约记者:洪玲
一审:陈超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