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暑气翻腾,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然而,外卖小哥依旧在车流中穿梭,环卫工人的扫帚在路面上划出整齐的弧线,建筑工人的汗水浸透了工装——这些户外劳动者们奔忙在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城市的脉动,用汗水守护着日常运转。

8月14日,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在崇阳县天城镇香泉路一家门店内,两名店员正麻利地将成箱的矿泉水、藿香正气水、冰凉贴搬进角落的“清凉爱心驿站”。堆叠的纸箱垒起半人高,店长一边清点着刚补充的消暑物资,一边将一块写着“今日已补给”的小黑板挂在玻璃门上,笑着对记者说:“这样路过的快递小哥、环卫师傅们就能放心进来歇脚了。”
“从7月起,我们店就加入了团县委的‘送清凉’行动,特意把店里的休息区腾出来做纳凉点。”店长介绍,店里常备着充足的饮用水、防暑药品,每天11点到15点客流量较少的时段,都会敞开大门迎接户外劳动者,大家可以进来喝口水、吹吹空调,还能给手机充充电,“看着他们能舒舒服服地歇会儿,我们也觉得挺有意义的。”

据悉,为给高温下的一线劳动者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共青团崇阳县委自入暑以来便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夏日送清凉”爱心行动。活动联合县青创会等多家爱心企业,根据户外劳动者的分布情况,在主城区设立7个“清凉爱心驿站”,覆盖香泉路、新建路、人民大道等户外劳动者集中的区域。每个驿站都提供“三免费”服务:免费饮用水、纳凉休憩、应急充电,为奔波在烈日下的人们筑起一个个“清凉港湾”。
“以前送单的时候,最怕手机突然没电,渴了也没地方打水,有时候只能硬扛着。”一位刚在驿站喝完水的外卖骑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感慨道,“现在好了,每跑几单就能在驿站续满水杯、给手机‘回血’,感觉浑身都轻快多了,心里也热乎乎的。”
热浪仍在继续,但一杯清水的甘甜、一把椅子的安稳、一句“辛苦了”的问候,正为这座城市撑起一片无形的绿荫。当城市学会为奔跑者放慢脚步,用细节传递关怀,奔跑者们也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守护城市的秩序与活力,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柔与善意,会在崇阳的街巷里长久回响。
全媒体记者:赵浩 通讯员:黄婧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