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崇阳县各个农家书屋一改往日的宁静,成为乡村最热闹的文化阵地。孩子们的笑声、歌声、读书声此起彼伏,文艺活动、亲子互动、理论宣讲轮番进行,这些散布在田间地头的“文化充电站”,正以多元化的服务赋能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7月24日,白霓镇大塘村杉木桥党群服务站里传来欢快的童声,志愿者老师们正弹着电子琴,带领孩子们学唱《粉刷匠》。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儿童绘本、农业科技、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空调凉风驱散了暑热,十几名孩子或跟着老师学画画、唱歌,或埋头阅读。
大塘村的王女士表示:“外面烈日炎炎,书屋里空调凉爽,把孩子放在这儿看书、学画画、唱歌,既能接受艺术熏陶,我们家长也很放心。”
“这是一间综合性的教室,每个周末辅导在村的所有儿童作业,平日是老年学校课堂与农家书屋。它串起一家老小需求,成了村里最暖的‘共享空间’。”白霓镇大塘村妇联主席夏助英表示。
据了解,农家书屋作为精心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兼具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实用技能培训场所、党的理论政策宣讲礼堂、孩子们获取知识“充电站”等多种功能,目前,崇阳县共有195个农家书屋,总藏书量43余万册。
这个暑期,崇阳农家书屋化身“多面手”:理论宣讲课程上,村干部与老党员讲解乡村振兴政策;书法桌前,文艺爱好者指导村民挥毫泼墨;阅读区里,返乡大学生为孩子辅导作业;亲子活动区,“小手拉大手”家庭读书日让邻里情谊升温。
“我当书屋小管家”活动中,孩子们化身管理员参与借阅服务;“绿书签·护苗”宣传活动里,志愿者普及版权知识;线上阅读平台更让数字文化触手可及。从政策宣讲到技能培训,从艺术熏陶到亲子互动,农家书屋已成为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
这个夏天,崇阳的农家书屋不再只是藏书室,而是融合理论宣讲、艺术熏陶、技能培训、亲子互动的综合平台。孩子们在这里找到快乐,村民在这里收获知识,文明乡风在这里悄然滋养……一座座书屋,正以文化之力,为美丽乡村注入蓬勃生机。
全媒体记者:储璐瑶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付波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