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首页 新闻 崇阳新闻 详细信息

竹丝织就振兴路 指尖传承千年技艺

来源: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7/17 9:36:06     字体:    分享到:

7月15日,武汉科技大学“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节节升竹业有限公司车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竹编工坊内,65岁的沈立明老师傅指尖轻挑,0.3毫米的雷竹细丝在苍劲的手掌间游走,竹编篱笆逐渐成形。

企业负责人庞超指向一件直径3米的竹编草帽向实践团队介绍:“这是三位师傅耗费大半个月的成果,用的是濒临失传的‘六角眼编法’。”在机械制造席卷的当下,崇阳这家企业坚守全手工制作,每位工匠需经五年学徒磨砺方能获得独立创作资格。这份坚守让竹艺品获得超30%的溢价,更让濒危技艺重焕生机。

面对工业化浪潮,匠人们以创新延续竹魂,用技术革命与数字赋能守护技艺火种。他们将雷竹经高温碳化增强韧性,经过裁切、打磨后,编织成各类大型竹制工艺品。

这些竹艺品保留了竹子的天然质感,呈现出特定的艺术表现形态。当竹匠们在视频中展示竹丝劈削技艺时,百万观众涌入云端——这场线上传播为竹企业带来了新的客源和订单,推动企业线上销售额占比突破50%,工匠收入增长40%。

“机械永远替代不了手工的温度。”庞超凝视着年轻学徒陈小阳新制的竹丝宫灯说道。为破解“人走艺绝”困局,企业推行“一匠带三徒”计划,3位老师傅签约培养9名青年工匠;在桂花泉镇政府划拨的2000平方米厂房里,定期开设农闲培训课。

武汉科技大学“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轻触宫灯上细密的经纬感叹道:“这些竹丝编织的不仅是器物,更是乡村振兴的基因密码。”光影透过六角眼孔映亮了年轻学徒陈小阳专注的脸庞,也照亮了老匠人眼角的笑意——在这间雷竹飘香的工坊里,千年技艺正通过年轻的手,续写新的传承篇章。

全媒体记者:甘源  通讯员:柯雪 李尹婷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