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阳县青山镇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仅守护了这片土地的“绿色财富”,更推动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7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青山镇水库村的崇阳县生康种植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陈高梁正在指导村民进行田间管理,一垄垄黄精、白芨和百合长势正旺。
这片分布在山峦间的3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青山镇青山村和东流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的林下中药材产业,这种合作模式既实现了“强强联合”又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村里为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山林资源和劳动力,陈高梁所在的崇阳县生康种植合作社也不仅仅是简单地负责种植,而是从规划种植、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到加工与销售全过程参与。

“这个黄精已经种植近四年了,长势还不错。主要施发酵后的农家肥,提升土壤肥力。”陈高梁告诉记者。

为了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今年,青山镇城万村试种了30亩金银花,由于金银花种植周期较短,具有“一年多收”的特点,预计明年即可进入盛产期。

城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开辟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带领群众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崇阳县青山镇城万村村干部赵园球介绍。

近年来,崇阳县青山镇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将中药材种植作为重点产业全力推进。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林下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镇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1000余亩,涉及黄精、白芨、金银花等多个中药材品种,不仅夯实了村集体经济,还让林下中药材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下阶段,青山镇将继续加大对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支持力度,引进更多优质中药材品种,推动产业深加工,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
全媒体记者:田明 通讯员:邹亚峰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