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星光点点。7月1日,崇阳县白霓镇大塘村的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白霓镇人大联合白霓人民法庭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身边,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大家平时借钱给别人,一定要写清楚借条,明确还款时间和利息,免得日后闹纠纷!还有家里的孩子,不管是上学还是外出,防溺水的弦都得时刻绷紧,这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关乎家庭幸福的大事!”白霓镇人大代表陈红英率先开讲,结合自己走访村民时收集到的常见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民间借贷的注意事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监护责任的条款,让大家深有感触。现场的一位村民说道:“人大代表讲的都是咱身边事,比书本上的条文好懂多了,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心里就有谱了。”
随后,白霓人民法庭法官康天琪接过话茬,围绕婚姻家庭纠纷、土地流转合同等村民关心的话题“以案说法”。有村民提到自家宅基地边界的问题,康天琪拿出随身携带的法律手册,翻到相关条款耐心解释:“宅基地的使用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邻里之间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咱们可以通过村委会调解,或者到法庭起诉,用法律划定‘边界’。”她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查询当地法庭的联系方式和办事流程,告诉大家“遇事找法”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大塘村村民白天大多在田间劳作或外出务工,以往的普法活动常常“人凑不齐”。本次普法活动选在傍晚,由白霓镇人大组织,充分收集村民的法律需求,再联合法庭以案释法,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与群众一起学习法律知识,并现场征求代表和群众关于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以民意征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现场你问我答的互动氛围格外热烈。
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颜志鹏感慨地说:“以前处理村民矛盾,总有人说‘按老规矩办’,现在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渐渐明白,‘老规矩’得符合‘新法律’才行。人大代表联合法庭送法,既帮村民解了惑,也给我们村干部提了醒,处理事情必须依法依规。”村民们也纷纷点赞:“这样的形式听得懂、用得上,希望能多开展几次!”
据悉,今年截至目前,这样的普法活动已开展13场次。崇阳县白霓镇人大将陆续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针对不同村的特点定制普法内容,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个角落,为乡村治理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通讯员:杨锦隆
一审:陈超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