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落幕,崇阳一中高三(311)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全班19人达特招线,舒爽同学以605分斩获崇阳县历史方向第一名。在“文科难出高分”的普遍认知下,这个班级如何突破瓶颈?记者深入探访,发现其成功背后藏着一套独特的“人文密码”。

“三字经”教学法:吸引·立威·安全
高三(311)班主任甘国定,一位从教25年的“老园丁”,用六个字概括他的带班哲学:“吸引”“立威”“安全”。面对女生占比高的文科班,他深谙“以情育人”之道:课前教唱《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缓解压力,学生生日时亲手题诗相赠,三天内记住全班62人的姓名和座位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他笑道,“学生觉得你有趣,课堂才会活起来。”

但温情之外亦有原则。开学第一天,甘国定便通过自我介绍迅速掌握每位学生的个性与家庭情况:单亲家庭学生多一份关注,抗压能力弱者及时疏导,甚至自掏腰包为困难学生送早餐、垫付医药费,曾深夜驱车探望因爷爷去世而情绪悲痛的学生。“严慈相济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李雯说,“甘老师让我们既感到暖心,又不敢懈怠。”
人文浸润:从“半杯水”到“理想大学”
班会课是311班的“精神加油站”。一次“半杯水传递”活动中,甘国定让学生在水杯传递间思考“资源有限时如何协作”;高考前,他组织学生登台畅谈理想大学,用同窗的壮志彼此激励,同学们轮流登台畅想未来,用彼此的壮志相互激励。“这些活动让我们明白,学习不仅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成长。”学生方小娟回忆道。

在教学方法上,甘国定老师打破文科死记硬背的窠臼。2025年高考崇阳一中历史方向第一名舒爽同学分享道“甘老师教我们把知识点连成网络,错题本要记录思维过程而不只是答案。”这种启发式教学成效显著,班级各科平均分较年级高出十多分。
细节里的教育温度
当女生们为数学地理发愁,甘国定化身“救火队长”:课余义务辅导,批改作业时附上鼓励便签;“有次我地理只考了58分”学生罗月回忆时感慨地说:“甘老师却写了‘你的分析很有逻辑,下次定能突破’,这比批评更让我奋进。”这种“以人为本”的关怀,让学生自发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正如学生所言:“在这里学习不压抑,因为知道有人始终托着你。”

崇阳一中高三(311)班的成功印证了教育的真谛——分数只是表象,唯有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方能育出“有温度的高分”。这或许正是当代教育最珍贵的“人文密码”——严而有爱,教以化之,用爱点燃求知之火,以智慧照亮成长之路。
全媒体记者:储璐瑶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