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豆腐,成就一个山村。在崇阳县高枧乡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中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局检的带领下,中山村将豆腐产业制成新花样,让“小豆腐”做成了“大品牌”。
近几年,随着幕阜山旅游公路的建成,王局检将目光聚焦在产业建设与发展上,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传统制作工艺,决定以豆制品系列加工及销售为主导产业,努力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中山村位于崇阳第一高峰大湖山脚下,饮用水主要来自海拔800米以上的天然山泉水,富含硒元素。由黄豆搭配山泉水制出的豆腐,色泽白嫩、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18年,王局检积极向县争取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富硒豆制品加工厂。中山村的豆腐很快成为湘鄂赣周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的抢手货,还成为很多餐饮店的招牌菜。
产业强了、名气大了,中山村很多在外务工的人纷纷选择回乡创业,豆腐制作工坊从以前的4家骤增至80多家,形成了以富硒绿色豆制品加工厂为核心、辐射全村的豆腐产业,带动了全村村民共同参与豆制品深加工,为实现全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出现80多家豆腐作坊各自为阵、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隐患,该村成立了中山村豆腐加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料,统一生产标准,联系县内外的客商与各家作坊对接。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迎合市场需求。
高枧乡在县城城区设立豆制品特产店,为消费者搭建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正宗、放心的中山村豆制品的线下平台;同时依托线上电商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品营销,白豆腐、炸豆腐、豆油皮、豆腐干、千张等豆制品已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成为中山村一张靓丽的名片。
随着中山村豆制品的名气越来越大,2019年,高枧乡筹资3000万元,在中山村打造集农产品制作、吃、住、休闲旅游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中山富硒豆腐文化风情街,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选购,该村的各类豆制品成了“香饽饽”,隔三岔五就被抢购一空。
随着豆腐市场的扩大,对黄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22 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全力支持下,王局检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富硒黄豆种植,此举不仅保障了中山豆腐的原材料供应,还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该产业链的短板。如今,中山富硒黄豆种植面积已达600余亩,这一数字的背后,留下了他无数次走村串户发动村民种植富硒黄豆的忙碌身影,浸透了他为村民解决种植技术难题的辛勤汗水。
为了让中山村的豆制品产业更上一层楼,2023年,王局检又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本地在外能人返乡,将豆制品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成立湖北鑫旺欣食品有限公司。在他的推动下,中山村的豆制品已成功打入上海市、江西省、武汉市、咸宁市等多地市场,销售业绩一路飘红,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企业为村里提供了近20人的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万元增至12万元。
“我们原来在外地做生意,在王局检代表的引荐下,我们就回到家乡做这个豆腐厂,因为这个高枧豆腐在我们当地很出名,把这个企业做起来,也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点力。”湖北鑫旺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方良介绍说。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王局检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在引进企业和技术时,村民们存在顾虑,担心传统的生产方式被改变后会影响自身利益。面对这些质疑,王局检一家一家地走访,耐心地向村民解释运用新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带来的好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分析市场前景和收益情况。他还组织村民代表到其他成功的豆制品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让村民们亲眼看到现代化生产带来的优势和效益。村民们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湖北鑫旺欣食品有限公司员工黄长生说:“这个豆腐厂开在家门口,我在这里打工的收入比以前在外务工要高,又可以在家里带小孩、照顾父母,我很满足。”
如今,在王局检的带领下,中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代表履职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民呼我应,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通过不断发展产业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高枧乡中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局检表示。
(全媒体记者:胡昊宇 特约记者:杨昀琰 编辑:熊哲 编审: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