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天气晴好,崇阳县各乡镇也迎来了红薯粉制作的 “黄金季”。在农闲时刻,广大农村群众纷纷抢抓晴好天气,家家户户都忙着赶制红薯粉,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且热闹的景象。
11月10日一大早,崇阳县铜钟乡独石村的农户们就忙活起来了,大家三五人一组,分工协作,将洗净的红薯倒进机器,磨成红薯浆。随后,将红薯浆内的淀粉反复冲洗干净,随着管道进入池内进行沉淀。
在寨下村三组,村民汪碧珠正和邻居们一起忙碌着。他们将已经沉淀好的薯粉晾晒在家门口的广场上,大家用手将成团的薯粉轻轻揉开,让其能够均匀地接受日光的照射。
铜钟乡寨下村3组村民汪碧珠说:“大概晒两到三天,这个薯粉就干了,干薯粉可以制作粉条,也可以做薯粉坨或者是用来炖汤,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爱吃。”
村民们手工制作出来的薯粉,没有添加剂,是纯天然食材。它味道筋道爽口,口感细腻,不仅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美食,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村民们农闲时节增收的重要来源,每斤售价在12元到15元钱。
红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农作物,在崇阳县广大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红薯、制作薯粉,勤劳的人家每年可以制作几百斤薯粉,卖几千元钱。
“红薯浑身都是宝,营养价值也很高,制作成红薯粉,不仅人可以吃,剩下的渣子还能用来养猪、养鸡,一点也没浪费。”铜钟乡寨下村3组村民汪碧珠说道。
据悉,传统手工制作的红薯粉需要经历筛选、洗净、碾磨、沉淀、晾晒等一系列工序,从红薯到最终成品大约需要十来天的时间。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红薯粉具有诸多优点,易于贮存和运输,煮熟之后,更是质嫩爽口,芳香四溢,粉味纯正,是纯天然的生态食材,不仅是老百姓餐桌上一的一道特色家常菜,作为馈赠亲友的上佳年货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全媒体记者:邹辉 见习记者:赵浩 编辑:熊哲 编审:熊晓辉 终审:黄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