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二民 通讯员姜电刚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高堤河,是崇阳县港口乡畈上、洞泉等村上万人的生命之河。而今年入夏以来的几场强降暴雨,致山洪爆发,河水漫堤使6处河堤溃口,沿途一片汪洋,连央视直播车也开到了现场……一晃4个月过去了,灾后重建怎么样呢 10月5日, 记者 走访受灾最惨重的港口乡洞泉村时,骄阳下洪水肆虐过的痕迹仍斑驳可现,但所到之处秩序井然,被洪水撕裂的河堤早已重新加高加固,筑得牢牢实实,村民们悠闲自得地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
易涨易退山溪水,洪患皆在高堤河。这是一条冬春径流仅10多立方米/秒、洪汛时却可达到1000多立方米/秒的溪河,流量差达100多倍。今年6月2日,6月28日,7月4日前后,这一带再次重复受灾。咆哮的洪流穿行在丛林、农田中,浑浊下泻,两岸植被东倒西歪,洪灾历历在目。
首轮洪灾,洞泉村受灾最重,溃堤6处,最大溃口160多米,共淹没农田610亩。次轮洪灾,在下村受灾最重,两轮溃堤12处,淹没农田600多亩。“本来堤岸都差,现在有的堤岸整修了,硬化了,还是老样子的地方就更薄弱了。”洞泉村支书程清兵介绍,前两年,畈上村硬化了堤岸,今年就经受住了洪水考验。首轮洪灾过后,洞泉村调集全部力量抢修堤岸。为修复一处溃口,不惜本钱修了700米便道。次轮洪灾,洞泉村的6处溃口,基本都度过险情。
“几乎是年年受灾,今年最糟糕。”家挨河堤最近也是受灾最重的二组村民汪仲军说,当时河水湍急,一决口就冲到房里,一楼的家电物品都来不及搬就淹没了1米6左右,他家靠木材加工的机器冲毁了,放在场子里的200多棵杉树全部冲走了,估约损失3、4万元。原来他仅靠木材加工一年收入可达6、7万元。现在,他的锯板机又在欢叫了,他说今年只要天气好,夺回受灾损失不成问题。
高堤河多处溃口的洪水将洞泉村靠种植有机蔬菜的王雄火150多亩蔬菜全部冲毁了。当时,他眼看就要上市了,豆角、辣椒、茄子、西红柿全没了,
洪水退后,整个蔬菜基地一片狼籍。基地的蔬菜被连根拔起,冲得无踪影,就连用钢管搭建的蔬菜大棚也被冲得七零八落,整个基地的损失达50多万。
季节不等人。为了抢抓下一轮的蔬菜上市,王雄火组织劳力开始重建大棚,赶在下半年补种改种红菜苔、白菜苔、莴苣、黄瓜等。
据随乡的乡长汤明春介绍,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赴一线指导救灾,民政、水利、卫计、供电、国土、交通等职能部门第一时间派员赴港口,全体乡村干部、联系村扶贫工作队、乡直部门全力以赴,灾后重建工作迅速启动,灾后各项重建工作全面铺开。为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该乡积极组织和引导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目前,全乡已完成改种补种面积2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