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二民 通讯员叶志雄 王猛
在烈日烤炙的雨山尖上,汗流浃背为群众寻水打井的人是他;在暴雨降临的汛期,忍饥挨饿24小时巡逻在水库岸边的人是他;在即将进入挂果期的果园里,为合作社指导节约灌溉高效技术的人还是他。这样一位吃苦耐劳、不计得失、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是谁 他,就是崇阳县路口镇水利站站长夏明亚。
今年56岁的夏明亚,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沙墩水库苦干8年、水陆派出所呆了8年,自1998年至今一直在路口水利站。从事水利工作36年来,夏明亚一直扎根一线、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水利战线“老兵”的坚守与奉献,谱写了最美基层水利人的精彩篇章:连续19年受到县、镇表彰,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党员好榜样,用心找水觉悟高
夏明亚始终把水利事业放在首位,围绕水库防汛、灌溉以及巡查、养护、维修等岗位职责,立足本职,默默奉献。他从不抱怨工作的辛苦、环境的偏远,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论在哪个岗位,他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总是亲自到场,不厌其烦协调好与水库周边乡镇、居民和采砂户、养殖户等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一碗水端平,确保无人上访。
路口镇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位于赤壁、咸安、通山交汇处,北抵赤壁随阳、东邻咸安花纹、南依雨山与通山楠林桥接壤,西连崇阳白霓、港口,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全镇山区面积占80%。缺水曾经是金沙、雨山的代名词,每到三伏天,群众生活用水需消防官兵紧急调送。作为土生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夏明亚深知“靠天吃饭”给老百姓造成的困难有多大。面对这个现实,“找水”成为这位水利站站长最棘手的工作。
从成为水利人的第一天起,他便暗下决心要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做点什么。带着这份决心,他踏遍了全镇10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各个角落,寻访老农户、查看旧水井,带领村“两委”班子跋涉在打井找水、建塘坝蓄水的路上……
2012年,为解决高寒山区群众的安全用水问题,夏明亚先后20多次徒步爬上海拔800多米的绿化村和南边村寻找水源。功夫不负苦心人。最后他和村党支部书记丁国章终于从谢家荡半山腰找到了泉水。于是,向上争取资金20多万元,通过凿壁埋管,一路三弯九折,将清泉水引至花红村就长达4000多米。金沙坪村因自然条件恶劣,是个山多田地少、吃水望天落、塘堰难蓄水、发火用尿泼的地方。多年来,夏明亚骑摩托车上山考察就骑坏了3辆摩托车,穿烂了11双解放鞋。最后,他争取资金30多万元,从王坑找到泉眼终于将水引到金沙坪,一举解决了9个组1600多人世世代代吃上干净卫生水的难题。
行业排头兵,尽力防汛责任强
夏明亚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坚持尽职尽责。
在担任沙墩水库管理员期间,他深知责任重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工程安全隐患,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工程安全。他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每年汛期,带领所里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坚守岗位,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带头认真开展工程检查和观测,对于存在问题的建筑物和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养护,保证工况良好,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确保水库工程安全度汛。每次泄洪,无论白天或晚上,无论当班或不当班,夏明亚必定都到现场指导操作,观察工情水情,直至该次开闸放水结束。
山区虽然缺水,但进入汛期的山区由于地面海拔高低相差较大,雨水汇集,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易涨易退形成巨大的山洪暴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危害不可想象。
在路口镇境内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10座,大小塘坝302座,小型抽水机站18处,拦河堰32处。这些水利工程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且大部分存在病险问题,防汛压力非常大。
“防汛,是个责任活,容不得半点的马虎与投机取巧。”为确保汛期来临时的防汛安全,一进入5、6月份,夏明亚就开始对全镇的各项水利工程进行徒步逐个排查,找出问题和隐患,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限时解决。每年的这个时节,路口镇都会掀起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除险加固的新热潮。
汛前预防最重要,汛期巡逻最危险。每个暴雨来临的夜晚,都是夏站长最忙碌的不眠之夜。为实时监控境内水利设施的安全问题,夏站长总会呆在离水库最近的村里与村“两委”防汛值班人员枕戈待旦,不间断进行环水库巡逻,随时准备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一直等到暴雨的结束。
水利人典范,淡泊名利善用水
作为一名基层水利站长和一名共产党员,夏明亚在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典型的优秀水利人形象。他吃苦耐劳,无怨无悔,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干劲,一心扎在岗位上、扑在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以单位为家。
妻子王三云,因腰稚盘突出,在中医院作手术后住院一个多月,夏明亚从不向组织吭一声,他要求在外打工且已成家的女儿回来照料;母亲毕少完82岁,因脑梗塞,需长年服侍,接屎接尿喂饭平时都是夏明亚搬到轮椅上。然而,今年“6.28”、“7.03”主汛期,当他看到外面雨下得越大,上游来的水越猛时,就立马奔赴并坚守在闸上坝上。
他言行一致,果敢担当,处事公允,心系单位,顾全大局,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他作风负责务实,胸襟坦荡豁达,不管身处哪个岗位,在同事们和周边社会、群众中,都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口碑。对待职工如兄弟姐妹般,谁有困难都及时出面帮助解决;对待身体不佳或年龄较长的职工,细心合理分配工作;而自身不论身体如何,干工作始终冲锋在前、劳累在前。
在其位,谋其事。经夏明亚积极争取,于2014年投资60万元规划改造集镇供水中心,先后安装了水质化验设施、潜水泵、变频控制器、变压器、消毒等设施设备,保证了镇直驻地上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且从过去年亏损3万余元到盈利近2万元。
2015年,由路口镇承担建设的高标准小农水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验收。项目涉及泉口、桥边、洋港、社区、团山、棠棣、下岩、白羊、周家、田铺、田心10多个3个标段,先后完成项目投秶1650万元,使全镇1/3的耕地成了“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同时,在他的督促监管下,全镇13座水库全部进行了整险加固,完成投资2000万元。
多年来,夏明亚总是以身作则,时刻以水利人特有的情怀执着,实干为民服务独有的宣言誓言,时刻以“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躬身践行,力求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