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崇阳网消息 记者王细珍报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金塘镇畈上村的村民们用的就是周边水电站发送的小水电,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小水电早已不能满足村民们的用电需求,由于线路设备残旧、电表起火、线路短路等现象时有发生,给村民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连日来,县供电公司对该村进行农网改造,村民们的用电难问题也将很快得到改善。
从县城出发,驱车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畈上村,雨后山路泥泞,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延伸到山上的电线大多只用几根木棍撑着,摇摇欲坠。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水利局在这里建了一个水电站,该村的四百余户村民全部用的是小水电。
金塘镇畈上村党支部书记陈明远说,八几年该村农民用电需求基本上跟得上,到了九十年代用电根本就跟不上了。
村民甘茂胜说,因为没电,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了却不愿在家多呆,平时大功率的电器更是不敢用,害怕线路短路造成安全事故。
电压不稳、设备老化、经常停电是畈上村电改之前的用电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像畈上村这样的小水电自供区域暴露出来的供电问题越来越突出。
2015年年底,该村向县供电公司申请进行农网改造。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了解,加上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县供电公司决定对金塘镇包括畈上村在内的四个小水电自供区进行并网改造。今年二月份,工程正式动工,到目前,架设10千伏线路20公里以上,预计到6月份,整个自供区农网改造工程可以完工,可以为600余户村民解决用电难问题。
金塘供电所主任杨俊岭说,原来自供区只有八个台区,通过这次农网升级改造以后可能要增加十五台,原来的农电量只有350千伏安左右,现在整个加起来可以达到1480千伏安,这样大大提高了供电量,整个工程投入792万,建设好之后能够保障居民的生活生产用电,排除线路上很多的安全隐患。
编辑 :舒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