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崇阳网消息 记者 甘源、实习生魏云报道:眼下正值竹笋的产出高峰期,连日来,在我县各雷竹基地,竹农们个个喜上眉梢,到处是他们采笋忙碌的身影。
一场春雨刚刚过去,碧玉般的竹林里,尖尖的雷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笋遍地,在桂花泉镇规划社区夏志辉的雷竹基地里,竹农们忙着挖出刚出土的雷竹笋。
桂花泉镇桂花社区雷竹种植户夏志辉说,现在雷竹笋的收成好,每天估计能产三千多斤,现在主要销售武汉白沙洲大市场,销售情况非常好。
夏志辉是当地最早一批雷竹种植户,100多亩雷竹也大大的改善了他家的生活。他说以前家里住的是老旧的房子,现在在老家建了新房子,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新房子和一辆家用的面包车。
我县素有“中华雷竹之乡”的美称,崇阳雷竹种植分布在境内坡度为25度以下低丘岗地的黄、红土壤地带,理想的外部环境成就了崇阳雷竹笋特有的品质。
县竹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成项托说,我县属于农业大县,工业污染极小,大气、水质、环境质量均保持国家优级标准,为雷竹笋优质生长和特有的品质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环境。
在桂花泉镇桂花社区,由于夏志辉的带动,当地群众已经有不少人种植了雷竹,每天早上10点,开往武汉白沙洲农贸市场的货车准时来这里收购竹笋, 记者 看到从各地前来售卖雷竹笋的竹农也是络绎不绝。
白沙洲农贸市场货运司机张四军说,他一个车每天可以拉一万五千斤到两万斤左右,卖到武汉白沙洲市场,有的拉到超市,销售情况非常火爆。
县竹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成项托说,雷竹笋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蔬菜,通过县政府和产业办联合市场开拓,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雷竹笋,现在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进入3月以来,雷竹进入产笋的高峰期,县竹产业办及时跟进,派驻工作人员深入雷竹基地和竹产业加工企业,进行采笋技术、收购和销售的指导,确保应采尽采,应收尽收,保障竹农利益。
编辑 :舒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