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崇阳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全面展开(三)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5/9/5 10:19:58     字体:    分享到:

新四军独立五团在崇阳与日伪军的斗争

在中共鄂南中心县委领导下,独立五团不断发展壮大。王志坚任中共武昌纸坊区委书记,与王忠组建了武昌抗日游击队,活跃在武昌八分山、石咀与沌口的江面。1941年5月,与何愚率领的手枪队会合,有70余人。后来,王忠在战斗中牺牲,何愚、王志坚率部回樊湖游击根据地,组成鄂南独立五团警卫连。与此同时,舒江皋、王近生打入武昌油坊岭皇协军,进行策反工作,争取了余松甫部100余人,编入独立五团。6月,独立五团发展到270余人枪。

1941年7月6日,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和独立五团从小庙出发,跳出日军的“扫荡”圈,向葛店、脉家岭一带转移,准备在长江边迎接南下的主力部队。到达夏家榜后,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召开县委扩大会议,研究迎接主力部队渡江和扩大鄂南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不料,被日军密探侦悉,日军急调华容日军封锁湖面,又调葛店日军200多名,加上一个中队的伪军,分三路包围夏家榜。7月7日,东方刚现白,村西头哨兵发现敌人,独立团团长王苏即率领警卫连前往阻击敌人;中心县委书记黄全德指挥干部从村东突围,展开血战,但几经突围未能成功,警卫连的战士绝大部分壮烈牺牲,王苏、黄全德等18人被捕。

在胡长湾警戒葛店之敌的独立五团三营(实际只有100来人)听到枪声后,试图解夏家榜之围,终因敌我兵力悬殊,没有突破敌人的包围,阵亡50余人,营长熊辉祥等10余人受伤被俘,押至葛店后全部壮烈牺牲。

血战夏家榜后,鄂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虽遭受重大挫折,但鄂豫边区党委开辟鄂南敌后抗日游击战场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8月上旬,重建中共鄂南中心县委,由李平任书记,委员有雷同、陈大发、刘光前、张曙光。

李平受命于危难之际,即同刘光前到鄂城刘家铜一带收集独立五团流散人员。在袁家咀宿营的便衣队与突围出来的战士都归了队,由刘光前带领到黄冈整训。8月中旬,恢复新四军鄂南独立五团的建制,李平任政委,刘光前任政治部主任。

与此同时,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在刘家铜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独立五团受挫的原因,认为在鄂南发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正视鄂南根据地开辟不久、群众没有充分发动、敌强我弱的现实,要以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充分利用山地有利游击作战的特点,善于从鄂南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不失时机地研究和改变斗争策略。

中共鄂南中心县委恢复新四军鄂南独立五团建制时留下了部分工作人员和武装队员,在当地坚持斗争,保证鄂城、武昌、咸宁、蒲圻、崇阳、通城、通山和湖南临湘8县的抗日星火燎原。

随后,刘光前率领新四军独立五团一部分人到达崇阳金沙,以金沙石门的森林为营地,整顿和恢复党组织,发展地方武装。1941年10月前后,独立五团一部先后在金沙及崇阳沙坪双港桥、榨坪至方山、华陂畈至河西一带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恢复了方山区委(书记万荣清)和华陂区委(书记刘三德)。并在金沙、双港、华陂3地各组建了一支抗日武工队,计100余人枪。各支武工队或独立或配合独立五团打伪顽、捉汉奸,骚扰日军,破坏敌军交通线,广泛展开游击战争。

1941年12月20日,中共鄂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平与中共崇阳县委书记刘光前率领的新四军鄂南独立五团在寺前附近冷水坑、熊家山上活动时,与外出清乡的日伪军发生遭遇战,被日伪保安队包围,部队虽安全突围,但有两名群众被杀害。主力部队经蒲圻石坑渡返回咸宁,留一部以药姑山东麓之八斗山、方山为营地,在大沙坪至西庄、寺前、香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打击日伪军。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有的遁迹空门与世无争的宗教界人士也为抗日救国极力效劳。崇阳方山庙一位长老和尚,人称:“邓法师”,蒲圻人。因庙处深山,香火微薄,他带着几十个和尚开荒种地,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邓法师热心正义事业,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积极支持工农革命。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新四军战士。1941年秋,中共鄂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平带领新四军独立五团一部挺进崇阳山地,到达方山庙时,邓法师见到李平等人,把节省下来的粮食送给战士们。当负伤的战士送到方山庙后,他又组织和尚把伤员隐蔽到岩洞或山上毛棚里,精心照顾,拄着拐仗给伤员送饭,上山挖草药给伤员治病。尽管庙对面山上筑有碉堡,驻有日军,子弹可射到庙里,但他无所畏惧。有一天,日军把邓法师抓去,逼他讲出新四军活动的情况,他忍受种种残酷折磨,没有吐露任何新四军情况。独立五团战士因故未带走的枪支,邓法师将枪身涂上机油沉入庙前水塘底部,并加以看管,后如数交给部队。每当部队离开方山庙时,邓法师总是站在山门口相送。

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李平、刘光前部队屡次遭到日伪军的“围剿”,生活极其艰苦,经常露宿于山林之中,过着“时挑野菜连根煮、有辣无盐野味餐”的生活,但干部战士仍抱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42年2月,五团返回江北。同月19日,刘光前与李平、雷同等在黄冈洪家铺合影留念,刘光前题词:“苦难、创造、斗争,是我们这辈人的法律和命运”以共勉。返乡后,刘光前及其侄刘三德到崇蒲交界黄沙地区活动,先后介绍刘毓辉、刘毓贤、刘盛炎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黄沙畈党支部,由刘毓辉任党支部书记,在中共崇阳县委领导下,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战争。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