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通山中心县委的建立
武汉会战后,中共湖北省委撤离武汉,中共鄂南组织与省委失去联系,根据中共湖北省委预先指示,鄂南工作改由中共湘鄂赣特委领导。1938年12月,何功伟与湘鄂赣特委取得联系后,根据中共湘鄂赣特委决定,中共鄂南特委改称中共通山中心县委,将活动中心由咸宁转至通山,驻通山界水岭;书记何功伟(又名何彬),组织部部长黄全德(又名黄溪),宣传部部长陈约珥(又名王锡珍),军事部部长吴铁钢(湘鄂赣特委委派,1939年4月李平继任),青年部部长何功楷(后为潘际汉),后增补委员王佛炳。
中共通山中心县委是中共湘鄂赣特委在武汉沦陷后领导的5个中心县委之一,负责指挥鄂南武昌、大冶、鄂城、阳新、通山、咸宁、崇阳、通城、嘉鱼、蒲圻10个县工作。“中共通山中心县委实际上类似一个特委”①,领导中共阳(新)大(冶)鄂(城)代表团(包括阳新金凤工委、大冶县委、鄂城特支)、阳(新)通(山)工作委员会(书记雷荫民,后化名雷同)、崇阳县委(含通城特支,书记王佛炳)、咸宁县委(书记李一戎)、武昌县委(书记雷鸣)、咸(宁)蒲(圻)崇(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江国忠、张进)。中心县委辖区内有共产党员500名。
1939年1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书记何功伟在咸宁何家新屋召开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鄂南斗争形势,对如何建立鄂南抗日民主根据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决定建立以挂榜山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根据地,深入敌后进行抗日活动,开始了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实践。
①何功伟:《鄂南工作形势报告》,19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