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崇阳网!今天是: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到崇阳沦陷时的斗争形势(一)

来源:崇阳县史志研究中心    日期:2025/7/21 16:33:09     字体:    分享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红军游击队赴皖南抗日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会上,毛 泽东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 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会议精神传到鄂南各县 以后,中共湘鄂赣省委及其驻西北代表团的全体红军干部战士,以民族大义为重,共赴国难。5月10日,组成以傅秋涛为主席,涂正坤、 张玉清、明安楼、邓洪、刘玉堂、谭启龙、郑宝、钟期光等人为委员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军区人民抗日红军委员会,并于5月15日 向全国发出“快邮代电”,明示誓以全力负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而光荣的任务,不达到民族解放的最后目的决不罢休。事后,江渭 清、秦化龙、饶国树、刘士杰等人走遍鄂南山山岭岭,收集各地红军游击队及红军流散人员,扩展红军队伍。

战斗在湘鄂赣边境的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洛川会议精神,发表了《为和平合作联合宣言》,揭露了国民党当局 在合作抗日问题上所玩弄的阴谋,进一步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做到“有钱出钱无钱出力,有枪的拿枪,有人的出人,有智识的出智识,集中全中国的人力、财力、武力共赴国难,以挽救民族危亡于万一”。

为了求得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国共两党及其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起了重大作用。1937年2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基本上接受了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主张。特别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 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 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 坚固长城,抵抗日军侵略。全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痛心疾首,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南京政府改弦易辙,枪口对外。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 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 地位的谈话,表示实行国共合作,团结御侮。至此,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8月,在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和中共中央代表董必武的关怀和指导下,西北代表团团长江渭清等6人,同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兼武汉行营主任、第四预备军长官何成浚指令的国民党通城县县长曹功锦、县保安团团长胡登春谈判,初步达成3项协议:

1、国共双方停止敌对行动,通电全国,一致抗日;

2、保护抗日游击队的给养,并发给100张武汉行营护照,以便部队联络与集中;

3、在通城设立西北特委驻通城办事处。

同月,江渭清等应何成浚邀请到武汉行营,同何成浚就鄂南国共 合作抗日问题进行第三次谈判。江据理力争,迫使何成浚完全同意原议3条,达成正式协议。江渭清与湘鄂赣省委代表一起会见了中共中 央代表董必武,通过董必武与武汉行营代表谈判,达成了湘鄂赣地区的和平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按照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鄂东南地区红军游击队将分别从九宫山、石滚山、大幕山、八斗山、黄袍山、金紫山、大药姑山下来,到通城尖山铺花墩桥集结。崇阳县大部分党员、干部和抗 日武装力量,随江渭清和刘士杰、李平等人离开崇阳,到湖南平江嘉 义镇集中,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一支队一团第三营,江渭清 任第一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1938年初,这支生力军奔赴皖南抗日救国第一线。


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