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发布】崇阳:“温暖旧改”敲开幸福之门

来源:咸宁发布
时间:2025/8/12 10:26:19
字体: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崇阳通过“留、改、拆、增”,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一个个老旧小区既保留历史印记,又完善居住功能,不断将居民的需求清单变为幸福账单,成为城市更新的生动样板。

痛点消失,亮点频现

8月4日,记者走进崇阳东门香味情小区,70岁的谢大娘在新铺的井盖上踩了几脚,笑着说:“踏实!再也不怕娃儿卡脚了。”她脚下,印着青山水库图案的定制井盖,是崇阳旧改“狠抓细节”的缩影。

在小区隔壁的育红巷,困扰居民多年的“吃人地磅”消失了。这个位于小区出口的“陷阱”,曾让多人跌落受伤。旧改启动时,县住建局在“星空夜话”中捕捉到这一诉求,最终将地磅坑填平为柏油路。

更令人惊喜的改造发生在煤化小区。两栋紧挨着的居民楼间,改出了一条可供消防车顺利通过的、宽6米的通道。“这是200人的生命线!”居民黄正亮感慨地说。

“再也不愁找不到车位了。”老北门菜市场被改造一新后,司机李师傅从此告别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麻烦。

“我们打破小区之间的界限,将以前零零碎碎的几个楼盘打通,进行连片改造、共建共享。”天城镇党委书记徐鹏志介绍,通过对小区空间进行整合、“化零为整”,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植入腾挪出有效空间。

不仅如此,小区还在完成必改项的基础上,建成了文化活动场所、党员活动中心,增设了充电桩、停车位、晾晒场、微型消防站等配套设施。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藏着旧改的民生温度:利用边角地设集中晾晒区,楼梯改坡道方便老年人通行,甚至连施工时间也经过精细计算——老天城镇小区拆违选在上午9时进行,既避免影响居民休息,又预留清理时间。社区党总支书记卢八奎感慨:“让居民在环境改善中感受到尊重,才是真正的民心工程。”

小区更新,服务上心

老旧小区改造不只是物理上的更新,更是居民生活品质的重塑。

桃溪花园小区作为崇阳第一批建设的居民小区,已有30多年历史。小区通过整合区域服务资源,充分利用闲置用房新建起了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充分聚焦“一老一小”需求。

记者走进该中心时,老人们正聚在一起排练舞蹈。“以前找活动场地要靠‘抢’,现在舞蹈、太极、绘画书法等各类项目都有了专属的活动场所。”70多岁的刘婆婆说。

不仅如此,综合体服务中心里养老服务中心、医务室、幸福食堂、幸福超市等一应俱全,可满足周边60岁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综合体内还建起了阅览室、红领巾学堂等,通过吸纳辖区内的志愿者力量,组织开展假期公益托管。结合社区资源和家长需求,由志愿者负责看管和辅导孩子作业,让家长放心。

“基本健身器材都有,24小时全天开放,还使用了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特别方便。”小区居民王欢以前都是花大价钱去外面健身房办卡,现在果断“转战”小区健身房,“花费也不多,两年才不到600元。”

随着老旧改的深入推进,崇阳各个老旧小区正不断实现全域全龄全周期服务覆盖。

群众自治,综合“智”治

“再好的环境,管理若跟不上,旧改等于白改,要发动群众自治。”桃溪花园小区的退休老党员程高明道出了关键。这位被居民推选出的“大管家”,是众多参与崇阳旧改的居民代表之一。

在桃溪花园小区,拆违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程高明带领党员和自治小组一户户上门,用“拆违保安全”“环境好,房子升值”等朴实话语与居民沟通。最终,居民自发拆除违建2000多平方米。更令人动容的是,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小区居民共筹集资金11万余元投入改造。

与此同时,“星空夜话”“圆桌会议”也成为崇阳旧改的标配。在老天城镇小区改造时,项目监理甘文华和社区网格员面对拆违阻力,选择“把道理掰碎了讲”,更用行动化解矛盾:对居民自费搭建的遮阳篷,施工方不仅妥善拆除转移再利用,还给予合理补偿。以心换心,最终换来居民主动拆违、为工作人员端茶送水的温情场面。

鱼塘小区属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多为老年人。借老旧改的契机,天城镇社区在此推行“四化管理”——党员活动常态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小区服务智能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困难群体的“安居梦”变成了幸福的实景图。

不仅如此,数字化更是为小区治理插上了翅膀。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物联感知设备组成“社区智能安防系统”,推动老小区从“失管”迈向“智管”。

“赋予新功能,也留住旧记忆。”崇阳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从2019年至今,该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90个,涉及227个小区47455户、5414栋。改造时,以群众需求为根本遵循,最大程度保留“烟火气”,展示富有“崇阳韵味”的历史文化,且充分融入未来社区理念,推进老旧小区设施、环境、文化、空间、管理等综合升级。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